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mg娱乐平台官方网址 > 新闻动态 > 真实的《八佰》:一群十七八的孩子写下遗书,誓与四行仓库共存亡

真实的《八佰》:一群十七八的孩子写下遗书,誓与四行仓库共存亡

发布日期:2025-04-15 05:46    点击次数:160

一九三七年十月,淞沪会战进入尾声。中方在对日方交战中,因装备落后等原因,伤亡惨重。蒋介石考虑到中央集团军如再坚守闸北,恐怕遭至全国覆没的结局,于是下令有限撤退。大部队撤至苏州河南部抵抗,为了争取国际上的同情,决定留下孙元良的第88师在四行仓库作抵抗。

孙元良知道留下驻守的孤军必死,牺牲太大!他把524团分成了一个“强化营”,又随便抽了一个机枪连给524团,就当成是一支“特种兵”。临到撤退的晚上,524团团长韩宪元找到一营长杨瑞符,想把上级的决定告诉他。

但是杨瑞符等了二十分钟,他愣是一句话也说不出。还是团附谢晋元匆忙地跑进来说:赶快下令集合部队,准备去四行仓库……我忝为军人,誓不撤退。不成功,便成仁!杨瑞祥一下子就明白了。

谢晋元、杨瑞符所在这一支孤军,在四行仓库闷头打了三天。三天以后,谢晋元才有空把大家召集起来交代上级的命令,要大家死守。然后壮士们二话不说,马上开始写遗书。

展开剩余83%

最后,留守四行仓库的四百多人,共留下了298份遗书。有一个叫陈树生的班长,在28号的凌晨3点,往身上捆了几个手榴弹,从五楼向下纵身一跃,与二十多名顶着钢板进攻的日本兵同归于尽。

陈树生的遗书是用血书写在一件白汗衫上的,写给他在大巴山的母亲。上书:舍身取义,儿所愿也!

一、新兵缺乏训练,有人枪都不会开

国军下令撤退的时候,让孙元良的88师留守在四行仓库。但是孙元良向上级汇报表示不同意,他说:88师一直驻守闸北,坚守太久,其间伤亡过重,经过五次兵力补充后,大部分是新兵,有一些人连枪都不会开。这场仗怎么打呢?只有送死。

孙元良的参谋长张柏亭也向上级反映说:老兵只占部队的十之二三。补充了六次新兵,训练时间短,不会开枪。后来,蒋介石同意孙元良只留下一个团。

但是,孙元良思前想后,不愿意让自己的部队损失太重。他从前是提出,留下一批有经验的老兵作战,并给他们安排一次“特种部队”。最后,他事实上只留下了一支机枪连、一些“会开枪”的新兵和部分老兵。

这一支孤军中大部分都是十七八岁的孩子,大的也不过三十出头。但是年龄和临阵经验,毫不影响他们忠勇爱国,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。

团附谢晋元是这一支孤军的负责人,他一开始给家人写好了遗书。他在遗书中对母亲说:儿子已经决定殉国,誓死不退,也不做任何偷生的幻想。

524团这400多人在他的示范效应下,个个奋不顾身,拼死杀敌,勇猛异常。比如《民报》记者就亲眼见到:三连长石美豪在作战中面颊被日本人子弹打穿,他用毛巾捂着脸继续战斗的画面。

日本军机日夜在仓库顶上飞过,想找机会轰炸,平射炮也不断在国庆路上对四行仓库进行攻击。孤军得了命令要死守,就是拿他们的命去守。所以,陈树生眼见日本人要攻进仓库,毫不犹豫,捆了手榴弹就跳下去。

激战四个昼夜,直至30日得到命令撤退。谢晋元含泪回复上级:我四行壮士早就立下遗嘱,要与仓库同存亡!但求死得其所,请委员长成全!

事后,杨瑞符在国际医生接受采访时说:我们没有打败,不是我们要退,是上面要我们退。困守四个昼夜,击退日军六次,弹药消耗不及十分之一,存粮足够我们吃三年无虞!我等撤退,是第三者要求维护中立区安全。由我最高军事领导者下令撤退!歼敌不多,既未成功,又未成仁!我很遗憾!

二、孙元良是懦夫,但四行孤军是真英雄

孙元良外号是“飞将军”,大家对于他在战时的评价,基本上早有定论。目前因为一部四行保卫战相关的影片《八佰》上映,所以大家喜欢把孙元良拖出来“鞭尸”。

一些人对“四行仓库保卫战”持不同看法,所以他们说四行孤军“保卫我们”的提法是错误的,个人不能认同。四行孤军的确算是国民党的一枚弃子,但是他们的拳拳爱国之心,绝对不能因为他们成了“弃子”而被抹煞。

八一三之前,蒋介石多次求请国联制裁日本,并希望英、美不要阻止苏联参战,国联没有直接同意中国的请求。只是答应就中日问题,召开一个“九国会议”。日本人希望在这一次会议召开之前,一举拿下上海,蒋介石则想拖延时间。

因为日军一直在上海进行军事挑衅,蒋介石预感到必有一战,于是提前叫人准备封锁长江航道,结果消息被汪精卫的行政院秘书黄浚泄露给日本人,结果日本军队提前东下。

八一三开打之后,国军包围在上海的日军,而日本增援两个师团上岸,国军反被“包饺子”。蒋介石不愿意看到中央军全军覆没,但是假如全军撤退,日本人会说是你中国人自己放弃了上海,于是才有了“四行保卫战”。

四行孤军虽然是一个政治筹码,但是不管你是否认同蒋介石的决策,这四百多个战士行动的唯一动机,就是因为想保卫上海,保卫中国。

所以说电影里讲“他们在保卫我们”,我觉得完全没有问题。绝不能因为孙元良是个“逃跑将军”,蒋介石在玩弄外交策略,就否定这四百个壮士忠勇爱国的义举。

结语

中国古代有一句俗语说:好男不当兵。要不是因为国家积贫积弱,人民生活不下去,谁愿意把自己家十几岁的孩子送上战场。

他们中很多人都是新兵伢子,因为战场上伤亡太大,新兵来不及训练就被送去了前线。很多人完全没有临场作战的经验,但是义无反顾地为国家民族而战,直至流尽最后一滴血。

10月30日上峰下达撤退的命令后,四行孤军余下的三百多人转移到了公共租界,结果却被租界的外国人扣押。他们在谢晋元带领下,继续坚持操练,每天升起中国国旗。后来,谢晋元被人暗算身亡。

上海沦陷后,四行孤军又落到了日军手里做苦力,一百多人在抗日战争结束后获得了自由。据说还有三十几个壮士被送到了东南亚,最后命丧异国他乡。

发布于:天津市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